“无痕徒步”日渐流行,参与者随身携带垃圾袋,有人两年捡了80多公斤垃圾
“无痕徒步”日渐流行,参与者随身携带垃圾袋,有人两年捡了80多公斤垃圾
“无痕徒步”日渐流行,参与者随身携带垃圾袋,有人两年捡了80多公斤垃圾6月16日,极目(jímù)新闻报道,一支徒步小队在南(nán)太行跨省徒步50公里捡了50袋垃圾,沿线村民为其兑换补给物资和(hé)环保卫士(wèishì)勋章。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,这种“无痕徒步”理念,近年来渐成户外运动的新风尚。
“我今年22岁,山东烟台人,10岁左右就跟家长一起爬山、沿海岸线徒步,并沿途捡垃圾。”南太行徒步资深领队郭骏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2024年河南(hénán)山西交界的南太行徒步路线火了(le)以后,自己开始带队,每次都会带上蛇皮袋子,把沿途的塑料瓶(sùliàopíng)、食品包装袋等白色(báisè)垃圾捡走,一般装满随身携带的两个(liǎnggè)袋子带下山。
今年以来,郭骏龙组织了3次南(cìnán)太行“无痕徒步”活动,发动(fādòng)四十余名徒步爱好者(àihàozhě)捡垃圾,因南太行地形复杂,受体力和道路限制,每人单次捡垃圾的重量均在10公斤左右。
无痕徒步活动
6月17日,四川徒步(túbù)爱好者夕阳(xīyáng)(化名)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他16岁开始徒步,2022年参与(cānyù)“无痕徒步”活动,主要在重庆周边的路线,也在南太行开展了活动。“自己带队(dàiduì)三年(sānnián)来,组织了5次活动,已有100余人次参加,清理了超过500公斤垃圾。”夕阳说,“无痕徒步”就是提倡爱护生态环境,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应该首先(shǒuxiān)靠自己的觉醒并付诸实践。
18岁的徒步爱好者潘竑宇是(shì)一名大学生,2022年开始徒步旅行,2023年首次在(zài)武功山徒步就主动捡了3公斤垃圾。此后正式参与有组织的“无痕徒步”活动(huódòng),已(yǐ)在湖南常德、江西武功山、湖北神农架、恩施大峡谷、武当山古道等(děng)多条路线开展过活动,累计捡了80多公斤垃圾。
6月18日,19岁的大学生徒步爱好者政阳在(zài)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,自己(zìjǐ)在乡下长大,对大自然有亲切感,2024年第一次徒步,就(jiù)参加了江西武功山的“捡(jiǎn)瓶子换奖牌”活动,一次捡了2公斤,此后还多次参加武功山和南太行的“无痕徒步”活动。
“我觉得,人类(rénlèi)是大自然的访客,而不是主宰,我们要(yào)尽一切可能减少徒步活动对土壤、水、植被、动物和(hé)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。”政阳说出了自己对“无痕徒步”的理解。
郭骏龙表示,徒步者随身带走垃圾,是对山野和海洋(hǎiyáng)的(de)基本尊重,“无痕徒步”理念渐成户外运动的新风尚,希望徒步爱好者(àihàozhě)都成为“无痕徒步”理念的践行者,让徒步不再(bùzài)是大自然的干扰,转而成为大自然的朋友。
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(dào),随着“无痕徒步”理念的兴起,许多户外运动品牌商、徒步线路上的村民,也积极赞助相关活动,提供徒步周边设备、垃圾袋、水和(hé)(hé)食物补给、证书和勋章等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(shìchǎng)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(huānyíng)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6月16日,极目(jímù)新闻报道,一支徒步小队在南(nán)太行跨省徒步50公里捡了50袋垃圾,沿线村民为其兑换补给物资和(hé)环保卫士(wèishì)勋章。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,这种“无痕徒步”理念,近年来渐成户外运动的新风尚。
“我今年22岁,山东烟台人,10岁左右就跟家长一起爬山、沿海岸线徒步,并沿途捡垃圾。”南太行徒步资深领队郭骏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2024年河南(hénán)山西交界的南太行徒步路线火了(le)以后,自己开始带队,每次都会带上蛇皮袋子,把沿途的塑料瓶(sùliàopíng)、食品包装袋等白色(báisè)垃圾捡走,一般装满随身携带的两个(liǎnggè)袋子带下山。
今年以来,郭骏龙组织了3次南(cìnán)太行“无痕徒步”活动,发动(fādòng)四十余名徒步爱好者(àihàozhě)捡垃圾,因南太行地形复杂,受体力和道路限制,每人单次捡垃圾的重量均在10公斤左右。
无痕徒步活动
6月17日,四川徒步(túbù)爱好者夕阳(xīyáng)(化名)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他16岁开始徒步,2022年参与(cānyù)“无痕徒步”活动,主要在重庆周边的路线,也在南太行开展了活动。“自己带队(dàiduì)三年(sānnián)来,组织了5次活动,已有100余人次参加,清理了超过500公斤垃圾。”夕阳说,“无痕徒步”就是提倡爱护生态环境,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应该首先(shǒuxiān)靠自己的觉醒并付诸实践。
18岁的徒步爱好者潘竑宇是(shì)一名大学生,2022年开始徒步旅行,2023年首次在(zài)武功山徒步就主动捡了3公斤垃圾。此后正式参与有组织的“无痕徒步”活动(huódòng),已(yǐ)在湖南常德、江西武功山、湖北神农架、恩施大峡谷、武当山古道等(děng)多条路线开展过活动,累计捡了80多公斤垃圾。
6月18日,19岁的大学生徒步爱好者政阳在(zài)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,自己(zìjǐ)在乡下长大,对大自然有亲切感,2024年第一次徒步,就(jiù)参加了江西武功山的“捡(jiǎn)瓶子换奖牌”活动,一次捡了2公斤,此后还多次参加武功山和南太行的“无痕徒步”活动。
“我觉得,人类(rénlèi)是大自然的访客,而不是主宰,我们要(yào)尽一切可能减少徒步活动对土壤、水、植被、动物和(hé)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。”政阳说出了自己对“无痕徒步”的理解。
郭骏龙表示,徒步者随身带走垃圾,是对山野和海洋(hǎiyáng)的(de)基本尊重,“无痕徒步”理念渐成户外运动的新风尚,希望徒步爱好者(àihàozhě)都成为“无痕徒步”理念的践行者,让徒步不再(bùzài)是大自然的干扰,转而成为大自然的朋友。
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(dào),随着“无痕徒步”理念的兴起,许多户外运动品牌商、徒步线路上的村民,也积极赞助相关活动,提供徒步周边设备、垃圾袋、水和(hé)(hé)食物补给、证书和勋章等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(shìchǎng)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(huānyíng)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